申花频道> 申花新闻

申花还是上港?当老外在上海看中超 看的是什么?

老外球迷在上海看球,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也许大家都曾在球场看台上注意到这些面孔的存在,但有关于他们的球迷故事,大家似乎却无从知晓。

在本文中展开讨论的三名老外,他们的故事或许能解答大家心中的好奇。——苏格兰人韦侃仑(Cammy),英格兰人Michael Oldfield和美国人Jeffrey Beresford-Howe——都娶了中国媳妇,并长年在上海定居,其中Cammy在这座城市已经生活了将近15年。

足球,将他们与上海这座城市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Cammy做了18年申花球迷,Jeff和Michael则是上港的死忠。从他们站到看台上的第一天起,就被各自所支持球队的球迷认可和接受。

今天,老外们在这里就申花和上港各抒己见,谈的是足球,背后折射出的也是他们对于自己定居的这个国度和城市的态度。

也许,这就是真正的爱。

Cammy和申花老外球迷会SEC的故事

19年前,还没成为韦侃仑的Cammy第一次来中国。“我在江阴做英语老师,那里没有球队,而我又是苏格兰人,生活里不能没有足球。”于是,当地人告诉他,“你应该去看申花。”

SEC才是最早的老外球迷会

Cammy是作为外派记者再一次回到中国的,这是2005年。

从这年开始,他在上海定居了,也在虹口的北看台上扎根了。时间无声逝去,属于蓝魔的这片看台上悄然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面孔。

对于成立SEC(Shenhua Element Crew)这件事,Cammy开始时是拒绝的。

“丁丁(蓝魔负责人之一)跟我建议了很多次,为什么不把自己身边这些外国球迷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小型的球迷会,也算是一张对外的名片。我一直都很有礼貌地婉拒了,我从来不想因为自己‘老外’这个特殊身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最后为什么会在2013年答应下来呢?

“因为这年申花在联赛还没开始时就被扣了6分,球队到了最艰难的时候。作为球迷,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尽每一份可能去帮助它。

而我也突然意识到,管它呢,我在北看台上站了八年,如果不是真正热爱这支球队而只是想出风头,根本不可能坚持这么久。不如就面对现实,我是一个外国人,不管我做不做某些事,总是会在人群中戳出来,那我索性好好利用这种不同,让更多人感受我们的激情。”

让Cammy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富力的老外球迷会抢在他们之前正式成立了。“Fulligans号称他们是中超历史上第一个由外国人组成的球迷团体,但这不是事实,我们存在的时间比他们久得多,只是直到2013年之前我们都没有给自己一个正式的名字而已。”

SEC在2013年5月远征武汉,这是他们历史上第一次“官方远征”。Cammy后来在自己的专栏里记录了几个老外和武汉当地一名出租车司机的对话片段——

司机:你们来武汉干嘛?

Cammy:我们来看一场足球比赛。

司机:(看上去很疑惑)踢比赛?

Cammy:不,不是踢。是看,看申花和武汉的比赛。

司机:(看上去更疑惑了,以至于没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前面的道路上了)你们从上海过来,就是为了看一场比赛?

Cammy:是的(司机的头此时已经彻底无法从我脸上掉转开了,为了让他好好看路,我不得不换了一个话题)。

足球连接中西文化

对于Cammy他们而言,SEC成立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足球架起一座连接中西文化的桥梁。老外们在这座城市来来去去,现在SEC的固定成员有15个。即便那些已经离开了上海的“兄弟们”也会时不时再回到虹口球场的北看台上,看一场申花的比赛,重温旧时光。

蓝魔们早已把这些老外当成了自己人,而在看台上并肩蹦跳的时候、在赛后的酒局上、在远征的绿皮火车车厢里,他们也经常忽略自己的国籍——有什么重要呢?大家都是申花球迷。

Cammy久已不做记者了,但他依然常年为包括BBC和《卫报》在内的英国媒体供稿,写发生在中国足坛的大事小事。

Michael和上港老外球迷会的故事

Michael和Jeff曾经是八万人北看台上仅有的两张老外面孔。“上港缺的不是球迷,”Michael坚持,“而是球迷文化。”

“上港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缺乏球迷基础,那种非常根基性的东西。对于大多数申花球迷而言,他们喜欢申花不是一种选择,因为一开始的时候只有申花这一支球队。

但是上港球迷是选择去喜欢这支球队,他们因为近几年上港踢得好而选择了支持上港,他们还没有发展出一种真正的球迷文化。但只要你支持一支球队超过三、四年,你就很可能会一生支持他们,尤其他们正走在一条成为王者的道路上。”

他所说的这种根基性的东西正在悄然生成,Jeff以自己的经历为证。

“我平时教很多小孩英语,我们一个最主要的话题就是足球。我问他们,‘申花还是上港?’那些8、9、10岁的小孩,90%的人每次都会回答,‘上港。’因为老实说,过去这些年申花糟透了,而上港却越来越好,而这些年正好是这些小孩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时候。10年、20年以后,他们就是上港的死忠。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女学生,她是上港球迷,她爸爸是申花球迷。他是一个工程师,属于看着申花长大的那代人,但在他女儿成长的阶段,她在电视上看到两支球队,一支一直在赢,一支却经常输。

对于一个10岁的小孩来说,这是一个很容易做出的选择,不是吗?”

Michael三年半前成为上港球迷,“我来上海以后,先去虹口看了几场申花的比赛,觉得好像现场的气氛一般,很多球迷只是坐在那里。后来我又去了上港的主场比赛,我觉得他们的气氛更好,当然踢得也好,所以我就这样成了上港的球迷。”

2016年,他加入蝙蝠球迷会。去年,隶属于蝙蝠的老外球迷会“Bats Foreign Legion”也在他的努力下成立了。“开始的时候,我和Jeff是仅有的两名成员,但今年一下子有了15个人。”这也让他坚定上港并非吸引不到球迷的想法,“对于老外来说,情况更复杂一点。他们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购买年卡,我翻译了所有招募会员的材料,并把他们的入会申请提交上去。”

球迷文化薄弱是上港的短板,但他们正在积极寻求改变。Michael介绍,蝙蝠球迷会里成立了专门的球迷文化委员会,他和他们正合作为新赛季创作更多全新的球迷歌。

“中国几乎所有俱乐部的球迷歌都严重缺乏原创性,我们去年写了一首‘我们站在你的身后’,在上港总共十个球迷会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在那场5比4战胜恒大的历史性经典战役里,我们这五百名远征军最后整整20分钟都在高唱这首歌。很多人都哭了,我的眼眶也红了。”

足球给Michael提供了急需的归属感

Michael觉得,成为一支球队的死忠等于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去体验一种归属感。作为一个老外,对于这种归属感的需求或许更迫切一些。

那么,当身处中国的老外球迷相遇时,他们又会聊些什么?

「申花VS上港:成绩还是底蕴更重要?」

Jeff:让我们诚实点儿,当然是赢球最重要。

Michael:这不是个很好的回答(笑)。

Jeff:一支球队的历史是很重要,球迷基础也很重要,但是你问问Cammy,这些年里有多少新球迷加入申花球迷会?不多吧?竞技体育就是这样:你赢就能吸引粉丝,你不赢就不能。

如果一支球队在连续很多年里都踢得很差,球迷就会渐渐流失,人性就是如此。如果把申花和上港在积分榜上的位置互换,我还会在那里吗?很可能不会。

但有一点我很坚持,如果你成为一支球队的球迷,你永远不能转换自己的身份。就算明天上港消失了,我也永远不会做申花球迷。

Cammy:在成就之上,还有很多支持一支俱乐部的原因。比如虹口足球场——整个中超甚至是亚洲最好的球场,没有跑道隔开球迷和球场。当你置身其中,有一种难以形容的视觉和听觉效果震撼心灵,你觉得自己是某种可以被称为伟大的事物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时刻,你就觉得这支球队它真实地代表上海,代表这座城市的精神和它的灵魂,以及它所象征的那些东西。申花身上有一种正统性,很多球队都想复制,但它们无法复制。在这个世界上,那些正统的真实的东西是极其难以找到的。

「谁来代表上海?」

Cammy: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你是哪里人,就应该支持自己本地的球队。所以我并不讨厌上港球迷,我所强烈抵制的是——举个例子——中国人支持曼联。

我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为曼联狂热,他们甚至从没去过曼彻斯特!我不懂,如果你不在这支球队身上花钱和精力,不去现场挥洒你的感情,你怎么能说自己支持这支球队呢?

足球这项运动里真正的英雄,是那些每场比赛都去现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哪怕你的球队很烂也不在乎的人。

Michael:我不喜欢申花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球迷,我觉得申花球迷太有侵略性了,他们太喜欢挑衅了。当然,作为球迷可能多多少少都有些挑衅的倾向,但我还是觉得他们中的很多人越过了那条界线。你说一些嘲笑对手的话,这个很正常,但是说只有一支球队能代表一个城市这种话就过分了。

在英超,我们也有死敌,也有德比,但似乎没有谁会强调自己代表一个城市这样的概念。

Cammy:我不觉得那些在上港的亚冠比赛里跑到看台上亮出“只有申花代表上海”横幅的球迷有什么不对,他们只是在捍卫自己球队的荣誉。很多人不赞同他们,没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但换个角度,举个例子来说,你真的觉得曼城球迷会在曼联和AC米兰的比赛中支持曼联吗?当然不!这太正常了,但这一点都不意味着曼城球迷就不爱英格兰了。他们只是希望自己支持的球队成为曼彻斯特这座城市里的头号球队。

你可以公开反对自己的对手,这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我们有时甚至需要这种紧张关系去增添一点激情、一点戏剧化,因为这是足球呀!

下面这段话是Cammy后来补充的,他不想成为Michael口中那种充满挑衅意味的申花球迷,所以他没有当着这两名上港球迷的面说出自己的心声——当然是申花代表上海:

我所说的代表,其实和竞技层面没什么关系。为什么申花成绩这么差,它仍然可以代表上海呢?因为这支球队和这座城市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足球的灵魂在于本土化,足球所代表的是一个本地的社区群落。

所以很早以前英国那些球队的主场都是建造在居民区里的。当然,中国太大了,从地理和文化这些元素上来讲,你们很难真正发展像英国那样的社区足球。

但是你看那些申花球迷啊,他们中很多互相认识的时间已经差不多有20年,从蓝魔成立的第一天起这些人就在一起,申花把他们拉到一起,发展出一段维系一生的关系。他们不仅比赛这天在看台上相聚,平常任何时候,他们都会吃饭、喝酒,聊申花。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这支球队让他们一次次失望,但骂过、发泄过之后又继续回到看台上花尽每一份气力去支持自己的球队。足球不仅关乎成绩,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些老球迷为什么还在继续支持申花?因为周末去虹口看申花,看完在球场旁边找家小餐馆AA制吃上一顿夜宵,这已经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这就是社区足球的精华。

申花的球迷文化真了不得,蓝魔这个群体和很多欧洲球迷团体一样棒。相比中国其他城市,上海人更国际化,在这里,中国人和老外的分化没那么严重。

那么,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行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思维。中国人思考的维度太单一了,以至于足球的文化在这里没有呼吸的空间。世界这么复杂,有太多思考问题的维度了,中国球迷文化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成长并扩散,但事实上却没有。

「中超VS欧洲联赛:中超氛围比英超好!」

Michael:是足球帮助我更快地融入在上海的生活,上港球迷很快就接纳了我,鼓励我多分享自己对于足球的见解。因为他们知道中国的球迷文化比较薄弱,所以他们很愿意向西方人倾听和学习。

Cammy:但现在英国足球的文化早已变味了不是吗?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其实很多中超比赛的氛围都远远好于英超。你去现场看英超,必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随便站起来,这样你就很难兴奋起来。而中超的比赛没人会管你是不是站着看,事实上很多球迷会还会要求前排会员站起来,整场比赛蹦啊跳的。

Michael:我很喜欢中国球迷试图在比赛中创造出一种球场气氛,每场比赛在球门背后会有领喊,然后这些不同的球迷组织还会相互竞赛,看谁喊得响,哈哈,这样气氛就会变得很好。

而在英格兰人们自己管自己,自己买自己的球票。我去年回去看了纽卡斯尔这个赛季的第一场比赛,和热刺。在看了这么多年上港的比赛以后,我早已习惯站着看整场了,也习惯了和身旁的人一起跳啊唱啊。然后我回到纽卡斯尔,在看台上,却发现人们只是坐在那里,我没夸张,就是坐着。凭良心说,这比赛的场面还是很接近,很激动人心的啊。

Cammy:英国球迷在二、三十年前还是很活跃的,但是现在球票太贵了,所以看台上的有钱人占了很大比重。年卡持有者里很多银行家啊律师这样的老头,而且现在球场的安保对于球迷的控制要比从前严格得多。

对于英超球迷而言,球票成了难题

导致现状的很大原因是希斯尔堡惨案,因为球场组织出了问题,导致几千名球迷在同一时间涌入同一处看台,死了96个人。这以后,人们对英国球场进行了改造,现在几乎所有的球场都取消了原先的站立区,变成只有座位了。

Jeff:我今年去看了一场拜仁慕尼黑和柏林赫塔的比赛,一张球票大概售价2000左右人民币,这个票价对于一般的德国人来说也算是很贵的,所以就像Cammy说的,能持续负担得起这种票价的只有那些高薪阶层,也就是上了年纪的。不是看不起老年人,但你可以想象当时那个气氛,死气沉沉。

说句老实话,我在欧洲、美国都现场看过比赛,气氛最好的是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在中国,除了上海之外,我也在北京和贵阳这些或大或小的地方看过比赛,无论哪里的球迷都是真的为这项运动着迷。你可以说他们也许是在模仿他们脑中欧洲球迷所做的,但是这种气氛真的很棒。

Cammy:就算是模仿也没什么,这年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互相模仿。

Jeff:我想中国球市的票价都非常便宜也帮了忙,我在美国看一场棒球比赛,如果要买稍微好一点的位置都得八、九百人民币,而在中国,你可以花几十元去看一场上港的比赛,这对建立球迷文化也是有好处的。

我每次带外国朋友去看上港的比赛,他们对票价都表示非常震惊,他们无法相信,问我,“你没有背着我们偷偷多付了钱吧?”“没有。”“你确定吗?”他们觉得我是想偷偷请他们看比赛,因为他们习惯了欧洲足球比赛的票价了。

Michael:是的,你在欧洲看一场球的钱可以买一张上港的年卡。知道纽卡斯尔一张年卡多少钱?6000人民币。

Cammy:申花的年票可比上港贵多了,如果你看看两队的成绩,真的很难为申花的票价定这么高找到合适的理由。

「老外们不理解的怪现状」

Cammy:中国社会喜欢讲关系和人情,球队里面也是这样。我和一些蓝魔的球迷聊起来,我说有的球员连预备队都不够资格,他们说“Cammy你不要这么说他,我们是好兄弟,他人很好。”但足球是竞技运动,和感情还有一名球员人品的好坏没有关系。

Jeff:上港这点就做得很好,因为高层完全放权给主教练,让主教练去负责一切和竞技层面有关的事务。就拿把王燊超的队长袖标给胡尔克这件事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需要魄力的决定。王燊超是本土球员,是从这支球队诞生第一天起就在那里的人,是上港的某种象征。胡尔克是老外,在球队时间又不长。佩雷拉这个决定是冒着一定风险的,他有可能会为此得罪这支球队里的中国球员和球迷,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Cammy:我记得国安老板周金辉说过,中国要遵循足球的自然规律,这句话是百分百对的。

「中国队加油!」

Cammy:我有时候觉得很丢脸。我的外国朋友问我,“Cammy,你为什么热爱中国足球,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啊!”但我说,“哦,我就是热爱,而且我会一直热爱下去,我不能抛弃它。我不在乎他们做了哪些蠢事,还会做多少蠢事。”我也是中国国家队的球迷,我太太是中国人,我女儿是中国人,我在上海呆了将近15年。老实说,中国队不会像申花队那样让我疯狂,但我会一直支持他们。不过话说回来,他们不是这么容易爱的。

Jeff:我也支持中国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足球国家队缺少包容性。

Michael: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就是决定自己要支持中国国家队的那样一个具体的时刻。我原先都不知道自己会为他们而激动,但直到我看到中国队进球。当时我太太就在旁边,她在和爸妈打电话,我朝他们喊,“中国进球啦!中国进球啦!”他们说,“哦,挺好挺好。”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沈坤彧 责任编辑:王玮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