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频道> 申花新闻

申花U23主教练:给自己打70分 希望大家多包容土帅

  虽然中超赛季结束了,但是,李诚铭还不能休息,因为还有U23联赛,他是申花一线队的助教,但这一次,他是U23的主教练,第一次做主教练,难免有压力,前3轮比赛,2胜1负。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他讲了很多,包括刘若钒的一些事。

  第一次当主帅,自己打70分

  《足球》:第一次作为主教练带队,感觉如何?

  李诚铭:体会到了当主教练的一些压力,过往当助教,只负责一部分工作,而主教练要想得更全面,每次比赛以后,都要作总结和研究。

  压力来自于哪些方面?

  不是来自俱乐部或领导,又或是成绩上的,只是自己坐上主教练的位子,自然感到了压力,觉得自己应该想得更全面,对球员的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好,这方面的压力多一点吧。

  U23联赛前3轮两胜一负,赢了上港和中能,输给鲁能,给自己打个分?

  70分吧,有些细节方面的东西,还需要改进,比如在比赛中间、比赛之后,才能想起来的问题,在和队员沟通的时候,或开准备会的时候,可能有一些遗漏,这需要积累,慢慢去总结。

  首轮打上港,0比1落后,然后2比1逆转,中场休息时,有做特殊布置吗?

  其实上半场咱们打得还不错,我也提醒过队员,最后一分钟是最容易丢球的时候,我也做了相应的安排,但队员可能精神上有点分散,我当球员时也碰到过这种情况。中场休息时我鼓励他们,毕竟队里有6个99-00年龄段的球员,他们还年轻。我提醒他们,继续按照上半场的节奏去打,在定位球方面按照部署,按部就班打好。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下半场他们的确按照我说的去做了,所以踢得更好一点。

  申花球员年龄比上港小,这场胜利,还有哪些方面的因素?

  上港大部分是97-98年龄段的,去年拿了全运会冠军,咱们99-00年龄段也是全运会冠军。之前给队员灌输过这样的理念:咱们可能身体上略输对手,毕竟小两岁,但我们让球走得更快,要控制球,在定位球上针对性更强一点。我们第一个进球就是因为执行力强,我要求他们跑到那个点,包括主罚的徐皓阳,要让他罚到那个点,他们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这都是他们获得的经验。

  徐皓阳赛后说,是你让他快发定位球的,这是你定制的战术吧?

  教练员嘛,总要根据手上球员们的特点,像身高、能力、或其他身体素质方面,特地给他们安排一些战术,当然,要跟队员能力匹配。

  如何评价打鲁能这场比赛?

  打鲁能这一场,我觉得在某些时候,场上做的配合比上一场磨合得更好。可能是因为我一下子上了5个99-00年龄段的球员,他们身体还没完成长好,身体恢复还不够,有点疲劳。在对抗上,鲁能是典型的山东大汉,身体上占优势,我们的队员在这方面还不够聪明,中场休息时跟他们聊了一下,他们下半场就踢得更好一点。虽然丢了一个球,但在传接球方面还是有进步。

  不要轻易否定年轻人的想法

  《足球》:申花U23年轻球员多,缺乏比赛经验,你怎么弥补?

  李诚铭:缺乏经验,就需要更多的比赛,我把我们以前踢球的经验告诉他们。口头上说,队员们会听,但更重要是在比赛中实践。比如对上港,上半场我们有一个角球,规定某个队员必须跑到前点,结果他没跑到,差点形成了对手的反击,我们把这个细节说给他听一遍,中场休息的时候我们交流了一下,并要求他下半场比赛如何做,然后就造成了进球。球员们按照我们的要求做了,取得进球了,他就会更信服,下一次也会这样做。

  如何评价队内的U19球员?

  总体来说发挥得不错,当然他们是U19的,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这就是让他们来比赛的原因。

  老队员的发挥怎么样?他们起到带头作用了吗?

  老队员像孙凯回来得比较晚,前一段时间受伤;像战怡麟这样的超龄球员,他其实是把一个队带起来的。他是一个有能力的队员,可能丢失了一些机遇,因为伤病等原因。一个球员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天赋和机遇都很关键。

  两天一赛,赛程密集,你如何让球队磨合得更好?

  比赛无非三个部分,进攻、防守、攻防转换。我们可能在训练时多练转换,让队员更快磨合。至于每个队员的特点,就像我安排的,右路两个99-00的,他们更熟悉彼此,左路两个95-96的,他们之间可能更熟悉一点。毕竟时间短,我只能在这些地方做功夫,尽量去弥补。比赛中慢慢熟悉大家的特点,也让队员慢慢对教练了解。

  也就是说,以赛代练?

  对,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没时间给你练了。今天比赛完了,明天做一下恢复,后天又比赛了。

  球员体能消耗必然很大?

  这是肯定的,这种赛会制的比赛,我也是第一次带队打,队员们可能也是第一次,他们可能在青少年时候有过三天两场的比赛,但也已经5、6年没踢过这种比赛了,大家相互适应嘛。

  有很多队员打完一个赛季,如果没有U23联赛,他们可能进入假期了,如何让他们克服疲劳?

  这种疲劳更多是精神方面的,精神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做一些有趣的游戏,让他们心情愉快一点,尽可能克服心理疲劳。生理疲劳,每个人都可以恢复的。

  你在训练中并不是那么严肃,你是想让球员轻松些吗?

  张弛有度,其实我在场上,对每个人的执行力有严格要求的,有错必纠,我甚至会在场上骂他们,但生活中如果还让他们神经绷得太紧,可能效果不会好。训练课练技战术时,我是严格的,平时的话我,都比较和蔼。

  你是70后,带着一帮95后、00后踢比赛,怎么跟他们交流?

  这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足球是相通的,你说我70后但我还是年轻教练,像吴指导以及其他外教,现在的中超教练,还没有80后吧?足球是相通的,你只要把你的经验说得对,孩子们会接纳你的。当然,他们有时候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要轻易去否定,用实践去证明是他对还是你对。教练员需要吸取、接纳一些队员的意见的。

  任何时候,态度都是第一位的

  《足球》:打完上港、鲁能,后面对手没那么强了。

  李诚铭:不过,都是遭遇战,每个队我们都不了解,你光看排名,看是来自中超、中甲也好,强与弱的问题我感觉不存在。事实也证明了,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国内球员态度端正了,大家其实也差不多,有突出的球员,但总体说差不多。比如今年足协杯,上港打大秦之水,也是靠武磊89分钟进的球,我们申花,可能在足协杯上重视不够,也出现了失误,在南通被中乙球队淘汰,今年的足协杯,四川九牛闯入了足协杯八强,创造了历史。

  来南京这些天,对其他对手有深入了解吗?

  前期是没有的,后期我们派助教录了像,但时间实在太紧了。平时我们技术团队分析比赛,三天一场,需要两三个人的工作量,现在等于是一天一场,我和助教两个人做这个东西,不一定做得全面,但对他们的基本框架,还是知道的。

  参加U23联赛,你希望队员能得到哪方面的提升?

  首先是比赛经验,其实不单单是比赛的经验,包括在场上遭遇裁判漏判、错判,都要让队员知道,这是足球的一部分,你不能因为这些东西自暴自弃、丧失信心。这些都是他们以后在场上会碰到的,有U23联赛让他们早接触、早碰到,我们教练员对他进行疏导,他们在面对胜负或其他问题,就积累了经验。

  比赛中,你最看重球员什么东西?

  态度!任何时候,态度都是第一位的,能力有大小,但态度每个人都可以去做。你有了良好的态度,再有了好的训练、好的天赋,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球员。如果没有态度,一切都是白费。这帮孩子年纪还小,光从身体、技术对比一线队,肯定是有差距的。

  那你觉得这帮孩子的态度怎么样?

  态度很好,每场比赛前的晚上、中午,我都会找他们聊一聊,谈一谈我的想法,谈一谈俱乐部对他们的期望,同时也问一问他们有什么想法,做好沟通。在场上,他们的态度非常好,都是拼尽全力。

  打U23联赛,你跟吴指导有沟通吗?

  每场比赛结束后,我都会跟吴指导汇报一下,具体什么情况,下一场比赛的对手,也会跟吴指导聊一聊,该派哪些队员,他想看哪些队员在哪些位置上的作用,一队有些短板或不足,看看我们这里有没有人可以顶上去,这是每天都沟通的。

  教练必须承受球迷喊下课的压力

  《足球》:作为一线队助教,2018赛季跟随申花三线作战,你有什么评价?

  李诚铭:感觉自己一直在学习和提高中吧,人不学习就要被淘汰了。申花是个大俱乐部,球迷们等了好久,好不容易进了亚冠。申花很久没打过亚冠了,球员、教练、后勤都没参加过,我们也在重建。老实说,没有被亚冠拖累联赛成绩的,都是板凳有足够深度的,这些年大概也就上港和恒大表现还可以。鼎盛期的鲁能,打亚冠成绩也不好,绿城也打过亚冠,也被拖累了。亚冠开始得早,我们准备期短,队员的兴奋点也早,越往后就下滑得越快。如果没有强大的替补阵容、充沛的人员,对俱乐部来说,其实挺难的。

  站在顶级联赛的舞台上,感觉自己哪方面有所提升?

  在场上的洞察力,和队员沟通的能力,还有跟主教练之间的交流,什么场合,给主教练什么建议。吴指导还是比较开放、包容的一个主教练,他会听取我们助教的一些建议。以前吴指导带绿城、鲁能,我也尝试做一些建议,最后证明很多建议都不是太成功。但今年呢,我觉得还可以,证明我在慢慢提高。

  你对申花联赛的成绩,有什么看法?

  光看名次,感觉申花在提高,如果抛开去年足协杯夺冠因素。申花去年联赛第11,今年第7名。从分数上看,其实今年两极分化比较厉害,我们跟保级队伍分数没差多少。总体来说,看现有实力,今年说不上满意,但成绩可以接受。

  打亚冠的时候一度7场不胜,压力如何?怎么化解的?

  我们教练组经常会坐下来聊一聊,每个教练各抒己见,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哪些队员在哪些位置有什么不足,给他安排哪些固定的训练,战术上也会略有改变。

  如何看待申花的球迷喊“吴金贵下课”?

  成绩不好,球迷有想法,他们有话语权,但我们教练组确实在总结,在不断进步,也在吸纳外界的建议。可能球迷对我们要求高,因为我们有德比对手,上港的成绩摆在那里。但每个俱乐部都有它的高峰期,也有它的过渡阶段,不会一直很平稳的,除非你每年高投入,每年都有好球员进来。世界各国联赛,顶级球队每年都有很高的投入。但对处于转换期的球队,包括恒大,我做技术分析,他们是87-88这批球员主导的,上港是89-90这一批。2016年我回来就说了,三年之内上港能拿到冠军,他们年龄结构更好,事实也验证这一说法。但俱乐部有它的长远发展计划,不能盲目投入,如何培养年轻队员,就像吴总说的,我们不要买国脚,要自己培养国脚,但这是需要时间的。

  任何一个教练,都需要时间。可能有些申花球迷比较激进,但你也要想想俱乐部的付出、收支上的平衡,包括队员的平衡,你不能说老队员不行就让年轻队员上,老队员也是从年轻队员过来的,他们是拖家带口的,上有老下有小,你不可能完全封杀这批队员。大家都要平衡,换位思考一些。我相信球迷会理解,当然激进球迷会有的,世界上哪队都有激进球迷,作为顶级赛事教练,这些压力都是能承受的。你在这岗位上,就必须接纳这些压力、这些质疑。如何释放,是你教练需要做好的事情。

  刘若钒的针对性训练最多

  《足球》:一线队要成绩和培养年轻球员,申花如何取得平衡?

  李诚铭:对年轻球员,我们更有针对性,可能他花一两年时间,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球员,我们可以通过针对性训练、加练、位置技术专项训练,让他的成长周期尽可能缩短。今年看看我们朱辰杰、刘若钒、蒋圣龙,特别是刘若钒,他的针对性训练最多,每次训练完起码加练半小时,对他针对训练、位置训练,哪些不足让他看录像,当然还有心理辅导,他缺乏信心,我们就给他信心,他失误,我们不说他,但如果是低级失误,我们会剪辑录像。像刘若钒刚开始踢比赛,每场比赛完我就做剪辑,第二天跟他谈,这些方面如何做得更好,当然不是直接说,而是问他,让他开动脑筋,他有自己的想法。教练员不能让球员完全按照自己思路走,他有自己想法,你给他选择,下一次碰到了你有没有可能,做得比现在更好?事实证明,在刘若钒这里,我们是成功的。

  刘若钒这个赛季有过低谷,甚至登场五、六分钟被换下,当时是什么情况?

  这不是吴指导单独做的决定,像踢重庆那一场,当时场上有莫雷诺、罗梅罗,需要他积极拼抢,起到一个屏障作用,而罗梅罗和莫雷诺风格偏软,刘若钒球风也偏软,如果保持这个局面,对申花没有好处。可能孩子没想到这一层,他就想踢这样的漂亮足球,但球队要拿3分时,你就应该奋不顾身、勇猛一点。于是我们决定把他换下,这是教练组的统一决定。换下来后,当天晚上我去他房间找他谈了,这个决定不是吴指导的决定,是教练组的统一决定。为什么?是让你有个深刻的印象,我们不怕被球迷骂,我们也不怕被你刘若钒恨,也许你今天恨我,但经过这件事,过了一年又或者你成了一名球星,你再反过来想想,可能比我跟你说一百次,给你看一百次录像来得更好。我们是出于培养的目的,要给他一个深刻印象,而且确实,他是没有做到这一点。我把他和高迪的录像对比看,刘若钒在中场,球在面前过去都不去抢,相同情况,高迪一直追到对方禁区把球追回来的,这么一对比给他看。可能当时他接受不了,但第二天看录像,我平心静气说,他会明白的。

  那刘若钒听进去了吗?

  他后来是接受的。教练不能光为了成绩而不培养队员。在培养球员上,有很多方式方法,让他多踢是一种培养,踢得不好让他下来也是给他一种经验教训,这样可能更深刻。很多球迷不理解,我们教练员不一定要去解释。这件事过了这么久了,要不是你问起,我都不会说。

  经过这次挫折后,刘若钒确实踢得比之前好多了,还有朱辰杰也基本站稳主力了,你如何评价这赛季申花U23球员们的表现?

  申花用年轻球员,不管是U23还是U19,我们不会走过场,而是确确实实要锻炼他们,也要让球迷、俱乐部看到未来和希望。如果走过场,可以让他们上5分钟就换下来,但我们不做这种事情,至于最后成绩差或好,这是教练组自己负责的事情。我们不能说因为上了99-00成绩不好,把责任推给他们赖政策。申花在U23方面,从出场率、出场时间方面看,不说第一吧,但中超前三应该是有的。

  二转时,报了4个U19球员,如何在使用新老队员上取得平衡?

  根据位置需要,根据对手的不同,我们会合理安排一些队员上去,比如上蒋圣龙,他第一场踢建业,对方有高中锋,他自己也有身高、有头球优势,踢国安让他尝试后腰的位置,我们跟他一起摸索,他在国青踢过这位置,但我们没看见过,训练中觉得还可以,在比赛中再检验一下,到底行还是不行?这些风险,万一出现失误,都是我们教练的事情。这对球队长远发展是好事,每件成功的事情,总要有奠基人或奠基石的,我们甘愿做这些东西。

  成绩不好也是我们的责任,吴指导也说了,是我们教练组的事情。我相信球迷看到了我们年轻球员的成长,这不意味着,有了年轻队员就可以把老队员放弃。一个队伍就像一个大家庭,你要从方方面面去考虑,如果总用年轻队员,对老队员是一种打击。等他们被抽调走后,这帮老队员怎么办?你怎么让他们甘愿为俱乐部付出?

  新赛季备战,有计划了吗?

  计划在联赛结束前就已经有了,但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中方教练都是一年一签的,我们吴指导这个团队,都是12月31日合同才结束,但我们会根据俱乐部安排,按原计划走。

  希望球迷对土帅更包容些

  《足球》:做技术分析很枯燥,你怎么耐着性子做下去的?

  李诚铭:教练组是个团队,我从做教练开始,就跟着吴指导,我们相互认识20多年了,有种信任、责任感,我就可以静下心来做这些事情。感觉枯燥的时候,出去走走,喝喝茶,静一静,但你必须去完成这些事情。说句玩笑话,我刚做技术分析时,还没有网上直播,那个碟子做格式转换就要搞四五个小时。早上吴指导说我要2010年德国队所有的进球,可能我做完至少要第二天早上七点半。说一个好玩的事情,有一次做这个活做到早上了4点,因为太困了应该按保存结果按了取消,马上人就崩溃了,但是没办法,只能再来一遍。

  以你的经验看,做技术分析难不难?

  这些有固定模式,吴指导就是要德国世界杯的模式,我们就按这模板去做,完善自己,跟着技术更新,不断提高。

  你跟吴指导合作20多年,如何看待跟他的关系?

  96年底,我刚进申花当球员,吴指导进申花当助教,相互之间沟通都是比较顺畅的,有些问题会去问吴指导,当时我俩都是新人,可能更好沟通。时间一长,彼此信任,也更有默契。可能吴指导一个眼神,我就知他在想什么。

  做技术分析辛苦,这赛季跟完一线队又带队打U23联赛,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如何平衡?

  时间就这么点,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我16年回申花到现在,母亲动了三次大手术,我都没陪她身边,孩子就更不要提了。我一直跟刘若钒开玩笑说,我陪你们肯定比陪我儿子时间长,每天送完孩子八点钟就回到基地了,下午六七点才回家。那时我儿子做功课,都是我爱人负责的,我也没空陪他们,最多是做完功课聊一聊。但这些都是作为教练应该付出的,你在这岗位上,是拿着俱乐部的工资的,有得肯定有失。家人的事情,像从绿城下来停一年,就多陪陪家人。从鲁能回来,因为儿子要上学没人照顾,我就辞职回上海了。爱人是空姐,一直在工作,没人照顾孩子,学校一直打电话,我就辞职回上海了。

  现在儿子大一点,情况好一点了吗?

  现在他大一点,也懂事了一点,他也知道,爸爸出去上班也是为了这个家庭。太太也比较支持我,换了个朝九晚五的工作。

  近期陪伴家人的时间都很少?

  这是肯定的,这个问题,每个教练都会遇到。可能今年更忙一点,碰到的队伍、问题更多一点,但我踢球职业队就在申花,12年下来,现在可以说,生活上的一切,包括名誉、经济,都是申花给我带来的。回到申花后,我要如何回馈申花,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我踢过唯一的一个职业队。

  在上海,有申花还有上港,今年他们给你们压力大吗?

  这就是良性竞争嘛。上海有两个队没什么不好,以前有中远、申鑫,曾经上海同时有三支中超队,良性竞争,上海足球就会不断提高,这不是坏事。

  作为土帅,你如何看待洋帅,两者间的优劣势各是什么?

  我承认外教有很多先进的东西,申花是第一个请外教的球队,也是教练员最不稳定的球队,几乎是每年换一个。外教有好的地方,我们就去吸收它。外教也有水土不服的,像拉扎罗尼、佩莱格里尼、索萨,都是名帅,也花了不少钱,但他们在中国都不算成功,有很多球迷认为是队员不行。包括里皮带国足,前几场是可以的,后来慢慢遭遇瓶颈期,又或者是疲劳期,成绩并没往上走。但你能说里皮不是顶级教练吗?他是世界上最好的教练之一。他的这些经验,适不适合中国球员?这是一个问题,当然我没资格评价里皮先生,我只是说出我一些想法。

  土帅嘛,球迷就觉得你们踢球时就那个成绩,凭什么能教更高水平的球员,其实在教练学习班也好,教练大会也好,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东西都看得到,也是能去学习的。中方教练还是蛮愿意学习的,有钻研精神的,学得好不好,在实践中可能有出入。我希望球迷也有一种包容的态度,毕竟上海这么多年的冠军,只有一个是洋帅带出来的,对吧?就像你把全世界排名前16的球员教练都请来中超,还是会有球队降级的。那你如何评价一个降级队的世界前16的教练呢?球迷们泄愤说,14亿人还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吗。我承认,这个概率里面,我们做的是不好。那我反问一句,全球70亿人,去掉中国14亿,还剩56亿,你就找不出两个会打乒乓球的吗?很多事情是要用时间沉淀的,比喻不一定恰当,但我就这么说吧。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足球报 作者:陈伟 责任编辑:三千世界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